底盘优劣一眼辨,汽车稳行秘籍!
驱动方式——带来不同的驾驶感受
近年来,国内车迷在购车时,常常面临选择前驱还是后驱的难题。

驱动方式主要分为前置前驱、前置后驱和四轮驱动三种形式。有人认为后驱是高档轿车的象征,也有人认为前驱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并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驱动方式呢?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三种驱动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引擎前置后轮驱动——传统驱动形式
引擎前置后轮驱动是最为传统的驱动形式,从汽车发明以来到上世纪6、70年代一直是最主流的驱动布局。这种驱动方式具有高速稳定性好、车辆爬坡能力强等优点。然而,由于必须将动力从车首引擎处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后车轮,后驱车内部地板中间有一道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置,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增加了传动轴环节也增加了动力损耗。
悬挂系统——影响行驶稳定性的关键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一般来说,汽车的前后悬挂系统包括弹簧和减震器两个部分。常见的悬挂结构有麦佛逊、双A臂、拖曳臂、扭力梁和多连杆等。
麦佛逊式悬挂多用于前轮,结构简单,布置紧凑,节省空间,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双A臂悬挂拥有上下两个摇臂,起横向力由两个摇臂同时吸收,支柱只承载车身重量,因此横向刚度大。拖曳臂式悬挂系统是专为后轮设计的悬挂系统,具有左右两轮空间较大、避震器不发生弯曲应力等优点。
轴距长短——影响乘坐空间的关键
轴距是影响乘坐空间最重要的因素,长轴距使乘员的纵向空间增大,将大大增加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脚部空间。虽然轴距并非决定车内空间的唯一因素,但却是根本因素。
最小离地间隙——决定车子通过性
最小离地间隙越大,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强,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稳定性;最小离地间隙越小,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稳定性。
轮胎——致命安全点
轮胎是汽车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的磨损程度和性能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底盘的优劣辨别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汽车使用过程中,关注底盘的保养与维修,将有助于保障行车安全,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