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面临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启动实施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
汽车尾气污染:蓝天保卫战的隐形敌人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在连云港,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据统计,汽车尾气排放占我市空气污染Pm2.5成因的20%。

I/M制度:汽车环保的“守护神”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连云港市环保与交通部门联手,于10月10日起启动实施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在用汽车技术状况良好,排放达标。
告别“假治理”:I/M制度助力蓝天保卫战
过去,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不合格,车主往往通过各种手段蒙混过关。而I/M制度的实施,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I/M制度下,环检结果超标的机动车,必须到具有资质的维修企业进行治理,治理合格后才能上路行驶。
多措并举:打造完善的汽车环保体系
为保障I/M制度的顺利实施,连云港市环保与交通部门制定了详细的业务流程和标准。同时,全市共有20余家汽车排放检测线站,为车主提供便捷的检测服务。
车主须知:I/M制度下的汽车维护与保养
在I/M制度下,车主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 定期进行汽车尾气排放检测,确保排放达标。
- 按照维修企业的建议,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
- 在维修竣工后,通过信息化平台上传维修记录和数据。
- 凭维修结算清单到排放检验机构复检。
携手共进:共建美丽连云港
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连云港的蓝天白云贡献力量。相信在I/M制度的助力下,我们的城市将更加美丽、宜居。
我市面临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启动实施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的部分完成,下一步是汽车尾气治理,维保制度先行。
连云港市实施I/M制度,守护蓝天保卫战
为响应国家政策,连云港市积极落实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旨在从源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自10月10日起,连云港市正式启动I/M制度,对环检结果超标的机动车实施强制限期维修,确保车辆尾气排放达标。

数据解读:汽车尾气贡献率高达20%
据市环保局透露,截至今年9月底,连云港市已完成18.9万辆汽车的尾气检测。在空气质量主要指标Pm2.5的成因中,汽车尾气的贡献率达到了惊人的20%。因此,加强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治理,成为连云港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破除“假治理”,确保尾气排放达标
过去,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不达标,车主往往通过造假手段蒙混过关。但随着I/M制度的实施,这种“假治理”行为在连云港将行不通。所有环检结果超标的机动车,必须到具有资质的维修企业进行治理,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驶,确保尾气排放达标。
多措并举,扩大覆盖面
目前,连云港市共有具备资质的排放维修治理站16家。为满足广大车主的需求,交通部门将积极引导信誉良好的整车维修企业和快修企业申报排放维修治理站,扩大覆盖面,让车主有更多选择。
技术规范,确保治理质量
为保障尾气治理质量,连云港市制定了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治理技术规范和标准,明确了M站认定标准。维修企业需按照国家、行业和省有关技术规范对汽车进行维修,并通过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管理信息化平台及时上传维修记录和数据。
信息化管理,提高效率
连云港市建立了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汽车排放检测线站和排放维修治理站的有效衔接。车主凭维修结算清单到排放检验机构复检,排放检验机构通过信息化平台查看维修竣工信息后,方可对车辆进行复检。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治理体系
连云港市将持续优化汽车尾气治理体系,加强监管,提高治理效率,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同时,也将继续关注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探索更多创新措施,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空气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