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管路加热温度异常

一、故障现象与初步判断
当您发现汽车尿素管路加热温度异常时, 应观察车辆的具体表现。通常情况下,这表现为尿素罐持续加温,或是加热系统无法启动。此时,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可能是温度传感器、线束、尿素管路加热继电器等部件出现问题。
二、线束检查
在进行维修之前, 应对线束进行检查。具体步骤如下:
- 确认接插头无松动,针脚无锈蚀。
- 用AS-201万用表测量传感器线束端插头与地之间的电压。线束端插头:引脚1 与整车地之间应为24 V。
- 拔掉DCU的A接插件和尿素管路加热继电器。
- 拔掉ECU发动机端X1黑色接插件和NOx传感器传感器插头。
若不是正常值,则说明线束存在断路故障。
三、短路检查
在进行短路检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钥匙门置于OFF档。
- 国IV国V后处理系统故障模式,SCR各部件维修保养注意,排气和排气部件在车辆停止运转后会仍然很热,为避免发生火灾或造成财产损坏造成烧伤或其他严重的人身伤害,在开始维修之前等待排气系统冷却,并确保在没有易燃物质,没有可能与热的排气装置或排气部件接触的情况下进行。
四、性能检查
性能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确认接插头无松动,针脚无锈蚀。
- 用AS-201万用表测量传感器线束端插头与地之间的电压。线束端插头:引脚1 与整车地之间应为24 V。
- 拔掉DCU的A接插件和尿素管路加热继电器。
- 拔掉ECU发动机端X1黑色接插件和NOx传感器传感器插头。
五、供电检查
- 关闭钥匙门,拔下传感器插头。
- 测量传感器接头到ECU相应接头之间的电阻,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若不是正常值,则说明线束存在断路故障。
六、尿素管路加热继电器故障检测
尿素管路加热继电器故障检测方法如下:
- 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线圈之间的电阻,应为300±5Ω。若不是,说明尿素管路加热继电器故障。
- 测量继电器接头到DCU相应接头之间的电阻,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七、NOx传感器故障检测
NOx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如下:
- 拔掉NOx传感器插头。
- 用万用表测量NOx传感器插头端的3、4之间的电阻,应为60Ω。若不是60Ω,说明CAN网络故障。
- 用万用表测量NOx传感器接头1、3、4引脚到整车地之间的电阻,正常值大于1MΩ。
- 拔掉DCU的B接插件和尿素管路加热继电器。
- 测量DCU B-21引脚到整车地之间的电阻,正常值大于1MΩ。若不是正常值,说明线束存在对地短路的故障。
八、温度传感器故障检测
- 拔掉DCU的A接插件和NOx传感器传感器插头。
- 用万用表测量温度传感器接头到ECU相应接头之间的电阻,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若不是正常值,则说明线束存在断路故障。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对汽车尿素管路加热温度异常进行排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维修知识,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文章。
完成了尿素管路加热温度异常的讨论,现在进入尿素管路温度异常诊断与优化。

一、案例背景
某汽车维修服务中心近期接到了一辆搭载国IV国V后处理系统的卡车,车主反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尿素管路温度异常升高,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工作。维修团队迅速展开调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与优化过程。
二、诊断过程
1. 线束检查
维修人员对尿素管路加热系统的线束进行了细致检查。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线束端插头与地之间的电压,发现线束端插头与整车地之间的电压仅为12V,远低于正常值24V,初步判断为线束存在断路故障。
2. 短路检查
在确认线束故障后,维修人员进一步检查了可能存在的短路问题。通过将钥匙门置于OFF档,等待排气系统冷却,并确保没有易燃物质的情况下,对尿素管路加热继电器进行了短路测试,结果显示继电器线圈之间的电阻正常。
3. 性能检查
为确保尿素管路加热系统性能良好,维修人员对传感器进行了性能检查。通过测量传感器线束端插头与地之间的电压,发现引脚1与整车地之间的电压仅为12V,而非正常值24V,进一步证实了温度传感器存在故障。
4. 供电检查
在供电检查环节,维修人员关闭钥匙门,拔下传感器插头,并使用万用表测量了传感器接头到ECU相应接头之间的电阻。结果显示,电阻值不符合正常范围,进一步确认了线束存在对地短路故障。
三、优化方案
1. 线束更换
针对线束故障,维修人员决定更换新的线束。在更换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新线束的质量和性能。
2. 温度传感器更换
针对温度传感器故障,维修人员更换了新的传感器。更换后,对尿素管路加热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确保系统恢复正常工作。
3. 系统优化
为了提高尿素管路加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维修人员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包括调整尿素管路加热继电器的工作参数,以及优化尿素罐的加温策略等。
四、案例
通过本次尿素管路温度异常诊断与优化案例,我们了解到,在汽车维修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对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同时,也要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车辆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