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批次汽车机油不合格,提醒消费者购买需谨慎。
一、汽车机油不合格,你了解多少?
近期,我国抽查发现16批次汽车机油不合格,这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汽车机油作为汽车发动机的“血液”,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那么,汽车机油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呢?

二、汽车机油不合格的原因解析
1. 生产工艺不规范:部分机油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生产过程中省略了一些必要的工艺环节,导致机油质量不达标。
2. 原材料质量差:机油的质量与原材料密切相关,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使用劣质原材料生产机油。
3. 检测标准不严格:部分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现象,导致不合格机油产品得以流入市场。
三、如何选购合格汽车机油?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机油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如品牌4S店、汽车用品专卖店等。
2. 仔细查看产品信息:购买时,要仔细查看机油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等信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3. 注意品牌信誉:选择知名品牌的机油产品,这些品牌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相对有保障。
四、汽车机油使用注意事项
1. 定期更换机油: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机油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更换机油,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
2. 选择合适粘度等级的机油:不同车型对机油粘度等级有不同的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粘度等级。
3. 避免混合使用不同品牌的机油:不同品牌的机油可能存在配方差异,混合使用可能导致机油性能不稳定。
汽车机油不合格问题不容忽视,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汽车机油时,要重视产品质量,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同时,汽车维修保养企业也要加强质量意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汽车维修保养服务。
在16批次汽车机油不合格,提醒消费者购买需谨慎。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机油不合格警示:车主换油需警惕新趋势的内容。
机油更换陷阱:车主需提高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保养是车主们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汽车用品市场的日益繁荣,一些不合格的机油产品也开始流入市场,给车主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据最新数据显示,在抖音、京东、拼多多、天猫等6家平台27家销售单位共抽查了28批次机油产品,结果发现有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39.29%。这种情况让车主们在更换机油时不得不提高警惕。

案例一:假机油流入市场,消费者权益受损
AC汽车曾报道多起品牌商发函澄清未与某某电商平台合作的新闻,提醒车主购买时认准官方授权渠道。这些经销商再将这些假机油推销给修理厂,甚至直接在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以及二手交易平台上,打着“窜货”、“代工厂直发”等幌子,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给汽车的使用安全带来了隐患。
案例二:地方抽检发现不合格机油,企业面临整改
在2017年流通领域汽车配件类商品质量抽检工作中,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对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的100个批次的刹车片、机油商品进行了抽查检验。经检验,合格94个批次,不合格6个批次,合格率为94%。其中,机油类商品质量涉及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运动黏度和低温动力黏度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这一抽检结果提示我们,地方市场的机油产品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案例三:大气污染防治抽检,不合格机油遭曝光
在去年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相关产品专项监督抽查中,市场监管局对我市企业销售的汽油发动机油开展了抽检。检测结果显示,稠江街道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用于其汽车4S店内销售的汽油发动机油被判定为不合格。该公司收到检测报告后提出异议并要求复检,经复检结论仍为不合格。这一案例 提醒我们,不合格机油不仅影响汽车性能,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案例四:吉林省抽检结果公布,不合格机油产品引关注
长春讯7月25日,吉林省工商局发布流通领域玩具类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结果,共抽检21批次样品,“贝婴玩具”等16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达76.2%。吉林省工商局近期委托吉林市工商局采用GB/T 28863-2012《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程序具有先验质量信息的情形》标准对吉林地区流通市场上的玩具进行抽检。这一抽检结果在汽车用品领域同样适用,提醒车主们在购买机油时,要关注产品质量。
案例五:车主购买机油,需认准官方渠道
据了解,此次共抽查了168家销售单位,抽取419组商品进行检验,合格304组,不合格115组。其中,润滑油类共检出3组商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为:低温动力黏度和低温泵送黏度。通告指出,为确保消费安全,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将根据抽查检验情况,对市场上的相关商品组织清查,对销售不合格机油产品的企业进行查处。车主们在购买机油时,一定要认准官方授权渠道,确保购买到合格产品。
关注机油质量,保障汽车安全
机油作为汽车保养的重要用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使用安全。在当前市场上,不合格机油产品层出不穷,车主们在更换机油时务必提高警惕,避免购买到不合格产品。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不合格机油产品的查处力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汽车用品市场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