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水加排全攻略!一步到位,告别隐患~
一、选用清洁的软水
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效果依赖于清洁的软水。软水如雨水、雪水和河水等,矿物质含量低,适宜发动机使用。而井水、泉水及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含量高,易形成水垢和锈蚀物,影响散热能力。加入的水必须清洁,以防杂质堵塞水道和加剧水泵叶轮等部件的磨损。

二、不要先起动后加水
冬季或水源较远时,有些驾驶员会先起动发动机后加水。然而,发动机干起动后,部件迅速升温,尤其是缸盖和水套处温度极高。此时加水易导致缸盖和水套因骤冷而产生裂纹或变形。正确做法是,先卸去发动机负荷,低速空转,待水温正常时再加冷却水。
三、“开锅”时,防止烫伤
水箱“开锅”后,切勿盲目打开水箱盖,以防烫伤。正确做法是:先怠速空转一会儿再熄灭发动机,待发动机温度降低、水箱压力下降后,再拧开水箱盖。拧开时用毛巾或擦车布盖在箱盖上,以防热水、蒸汽喷到脸上、身上。
四、冬季加热水
冬季发动机难起动,若加注冷水,容易在加水过程中或加完水后未能及时起动时,在水箱下水室及进水管处发生冻结,造成水无法循环,甚至使水箱涨裂。加注热水,一方面能提高发动机温度便于起动;另一方面可尽量避免出现上述冻结现象。
五、防冻液要优质
市场上防冻液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以次充好。防冻液内如不含防腐剂,会严重腐蚀发动机缸盖、水套、散热器、阻水圈、橡胶件等部件,同时产生大量水垢,使发动机散热不良,造成发动机过热故障。因此,一定要选用正规厂家的产品。
六、及时补充软水
水箱内加注防冻液后,若发现水箱液面降低,在保证无外漏的前提下,只需加注清洁的软水,因为一般用的乙二醇型防冻液的沸点高,蒸发的是防冻液中的水分,不需要补充防冻液,只需加注软水即可。切记不要加注未经软化的硬水。
七、及时排出防冻液,减少腐蚀
无论是普通型防冻液还是长效型防冻液,在气温变高时,都应及时放出,以防止加大机件的腐蚀。因为加入防冻液中的防腐剂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或失效,更有甚者,有的干脆就未加防腐剂,这就会对机件产生很强的腐蚀作用。因此,应根据气温情况及时放出防冻液,并在放出防冻液后对冷却管路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
八、定期换水、清洗管路
不提倡勤换冷却水,因为冷却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矿物质已经析出,除非水已经很脏,可能堵塞管路及散热器外,不要轻易更换。因为即使新更换的冷却水经过软化处理了,但还含有一定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又会沉积于水套等处而形成水垢。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换冷却水,并在更换时对冷却管路进行清洗。
九、放水时要打开水箱盖
放水时如果不打开水箱盖,冷却水虽然可以流出一部分,但随着散热器内水量的减少,因水箱密闭,会产生一定的真空度,而使水流减慢或停止。冬季时因放水不净而冻坏机件。
十、高温时不宜立即放水
发动机熄火前,如果发动机温度很高,不要立即停机放水,应先卸去负荷,使其怠速运转,待水温降至40-50℃时再放水,防止与水接触的缸体、缸盖、水套外表面温度因突然放水而骤然下降,急剧收缩,而缸体内部的温度还很高,收缩小,极易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使缸体、缸盖产生裂纹。
十一、寒冬放水后要空转发动机
在寒冷的冬季,放出发动机内的冷却水后应该起动发动机使其空转几分钟,这主要是由于放水后水泵等机件可能会残留一些水分, 起动后,靠机体温度可以烘干水泵等处的残余水分,确保发动机内无存水,防止出现水泵冻结及水封撕裂而导致漏水的现象发生。
通过以上攻略,相信您已经掌握了发动机冷却水加排的技巧。请按照这些方法进行操作,保障行车安全,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